每兩年頒發一次的總統科學獎是國家最高榮譽科學研究獎項,今(2009)年第五屆總統科學獎之三名得主之ㄧ:廖一久院士即為本校講座教授。總統馬英九於12月18日親自頒獎,得主可獲得新台幣二百萬元獎金、獎狀、獎座。廖一久院士將台灣魚蝦人工繁殖技術轉移到民間,替台灣贏得「養殖王國」的美名。院士說,現在大家吃的吳郭魚,當年還是院士從以色列引進的品種所改良。廖一久院士雖已退休,但現在還繼續研究,希望能以生物製劑克服草蝦的白點症病毒,重振草蝦養殖產業。 本篇文章引自:中央社報導 ……………………………………………………………………………
廖一久 中央研究院院士
* 背景資料及生平介紹 *
廖一久院士於1936年11月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4歲時隨父母返臺定居。經過小學、初中、高中,於1956年以第一志願考進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漁業生物組。1960年畢業且服完兵役後,留學日本東京大學攻讀水產增殖學碩、博士課程,於1968年3月獲得農學博士學位,並完成4個月的博士後研究,於1968年7月返臺,擔任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水產養殖研究計畫研究員。此後,廖院士領先世界陸續確立草蝦、烏魚及虱目魚等重要魚蝦類之人工繁殖技術,造福漁民,提升臺灣之國際學術地位,並深深影響全球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
廖院士在教育與研究單位的資歷頗為完整,1968~1974年任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兼任副教授;1974年迄今則為同校兼任教授,1969~1987年,任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研究員兼分所長;1987~2002年,任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所長;2005~2008年,任臺灣水產學會理事長;2008~2011年,任財團法人中華農學會董事。期間,還擔任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農科常務委員、國科會生命科學諮議委員等。目前擔任第三世界科學院(現改稱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其在教育與研究領域勇任重責,且歷時四十餘載,令人敬重佩服。
* 得獎事蹟及具體成就 *
廖院士為早期回國的留學生之一,當時的回國學人,可任意挑選中研院或臺大,但他卻為了落實應用科學,選擇了乏人問津的省府三級機構『臺灣省水產試驗所』,並服務到屆齡退休,可謂科技人才下鄉的典範。廖院士剛回國時,因為水試所東港分所還沒開始建築工程,因此先到臺南分所報到,當即埋首研究,旋即領先世界各國確立了草蝦的人工繁殖技術。4個月後,移到東港並參與烏魚繁殖研究工作,於翌年,即1969年緊接著首締烏魚人工繁殖之世界紀錄,其後又於1978年完成虱目魚人工繁殖試驗。
廖院士的水產養殖專長全球聞名,如前所述,他領先世界各國完成多項魚、蝦類之繁、養殖技術,並戳力推廣,劍及履及地貢獻給養殖漁民,對漁村經濟的發展,著實厥功甚偉。臺灣在國際水產學術界之能見度,亦因他驚人的實力與推力,不斷提升。迄今發表了450多篇論文於國內、外著名的學術刊物,並參加130餘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廣為宣導水產養殖的普世價值,為臺灣的水產養殖發聲發亮,不遺餘力。
在蝦類繁、養殖方面,於1968年首次完成草蝦人工繁殖試驗,迄今單是有關蝦類繁、養殖之論文,已發表150多篇,不僅在國、內外各相關之期刊發表,並接受著名出版社,如美國之CRC Press、Blackwell、英國之Cambridge Uni. Press、日本之水產學ツリㅡズ以及荷蘭之Elsevier、Springer等之邀稿發表60篇以上的Book Chapter。其論文廣受世界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引用,因此不僅確立了廖院士個人在水產養殖學術界崇高之聲望,同時也使臺灣為國際水產界善盡作為地球村一員的有力貢獻。此外,因此項技術的突破,促成養蝦產業的蓬勃發展,並全面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如飼料、水產機械、冷凍加工業等之成長,對經建方面有實質的貢獻。在產量最高紀錄方面,1987年,小島國家如我國在草蝦單項就直逼十萬公噸之譜,為全世界養殖蝦類之第一名,其產殖高達四億七千多萬美元,並佔日本該年草蝦總進口量的51%。
在烏魚繁、養殖方面,領先世界各國首締烏魚人工繁殖成功之紀錄,並且於1977年順利由卵、稚魚而育成種魚,再由種魚採卵育出稚魚,即完成可掌握烏魚生活史之所謂「完全養殖」之紀錄。臺灣之烏魚子已非完全倚賴天然產者,而是取自養殖烏魚,不可諱言地,這些亦部分肇始於當年廖院士努力研發的結果。
在虱目魚繁、養殖方面,虱目魚為東南亞,尤其臺灣、菲律賓和印尼最為重要之養殖魚種,1979年廖院士領銜在水產養殖界最具代表性期刊《Aquaculture》上發表「On the induced spawning and larval rearing of milkfish, Chanos chanos (Forskal)」,係世界上首篇有關施目魚孵化及稚魚發育最完整之報告,解開了虱目魚苗之奧妙,被譽為虱目魚苗研究史上的經典之作。 廖院士在東港分所擔任分所長任內(1969~1987年),全力以赴,從無到有,在不毛之地,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在沙地上創造奇蹟,獲得水產養殖界之「麥加」(Mecca)美譽,養殖界人人以來東港研習訪問為必須做到的一件事。戳力建立東港分所為亞洲最具規模之研究機構。在這段期間建立草蝦、砂蝦、熊蝦、紅尾蝦、烏魚、虱目魚及黑斑紅鱸等等重要魚種之繁、養殖技術,且毫無私心地推廣予養殖人家,並訓練國內、外許許多多的水產專家,終能為臺灣贏得「養殖王國」美譽。
1987年廖院士由東港北上基隆,應邀擔任水試所所長(1987~2002年),期間更是以身作則,發揮領導長才,蔚成良好之研究風氣,培育許多位專業研究人才(共計博士33人,碩士28人),舉辦多次國際性研討會,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主持中斐、中挪、臺澳等雙邊水產學術交流),發行刊物,提升臺灣在國際水產學術界的地位,除此之外,在硬體方面,新建40噸級,以及2千噸級之研究船「水試一號」,並派遣試驗船「水試一號」支援 FAO進行菲律賓附近海域之深海資源調查,協助製作 FAO 西太平洋海洋生物識別指南圖鑑,供全球參考。此外,還努力興建澎湖水族館、闢建基隆總所所史暨展示館,改善大樓結構,興建南向研究大樓、水產品檢驗服務中心、東港分所水產飼料研發中心暨鹿港分所研究大樓、臺東分所研究大樓及e-水族館,以及8個分所之軟、硬體建設,並規劃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東港主庫及臺南、鹿港、臺東、澎湖支庫),爭取總預算17億4仟萬元。十五年研究單位主管任內得以完成多如繁星的各項業務,不僅證明了他對科技研究之高瞻遠矚,也可想見他藉此培訓水產有關各個領域人才之用心良苦。
他在擔任亞洲水產學會會長任內(1998~2001年),負責在國立中山大學舉辦第6屆亞洲學產學會三年一次的大會,成效之高,氣氛之好,讓與會者讚佩有加。
廖院士任基層研究公職期間備受肯定,迭獲敘獎,諸如曾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行政院首屆傑出科技人才獎、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學術訪問獎、杜聰明博士科學獎章、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五次)、教育部農科「學術獎」、臺美基金會「科技工程人才成就獎」、臺灣、加拿大雙邊卓越研究人員獎。另外,亦榮膺發展中世界科學院(前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水產養殖學會「終身榮譽會員」,以及亞洲水產學會「終身榮譽會員」,均為難能可貴,可謂臺灣水產界之第一人。
在2002年1月屆齡退休後,轉換跑道,移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繼續奉獻所學,以「講座教授」身份執行多項計畫,並協助海洋大學發揮更大特色,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俾利躋早日身亞洲一流大學之林。廖院士退休後發表之論文篇數已高達80餘篇。至於應邀各大學演講之次數,則高達50場之多,受益學子數以千計。
在人生的歷程中,廖院士認為有許許多多新的功課要學習,新的知識需要充實,每日過著退而不休的生活,不停地為臺灣的水產養殖業殫精竭智。尤有進者,近二年廖院士戳力推動產學合作,結合民間力量,希望以生物製劑克服草蝦之白點症病毒,結果已能有效控制垂直感染,刻下正努力克服水平感染,俾利一舉重振草蝦養殖產業。綜上,廖一久院士終身努力在國內獲得最高肯定-總統科學獎,咸認為其實至名歸的榮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政治世家的孩子,志趣不在競逐百里,卻篳路藍縷地創造養殖聖地。
早期臺灣的魚蝦皆仰賴出海捕撈,不僅收穫不穩定,漁民出海安全也是一大問題。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廖一久從32歲學成歸國起,捨棄中研院、國立臺灣大學等學術殿堂不就,選擇貼近民眾的臺灣省水產試驗所;並陸續確立草蝦、虱目魚、烏魚等人工繁殖模式和技術。不只領先世界,更將屏東縣東港鎮建設為全世界的「水產養殖聖地」;若把養殖技術申請專利,必將各利雙收,但廖一久卻無法地推廣給養殖漁民,讓四面環海的臺灣,一躍成為養殖強國。
本篇文章引自:2009總統科學獎表揚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