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引起若干國人高度的興趣和重視。該篇文章提到南美洲有一種叫Quinoa的傳統作物,由於它高量的營養成分被美國太空總署認定為人類在太空中長期執行任務時,最理想的一種食物。而由於同樣的原因,Quinoa近年極受歐美消費者歡迎,其售價在五年內騰漲三倍,並為產地國玻利維亞賺進可觀的外匯。
Quinoa其物或者它的中文名稱『藜麥』,一般國人都感陌生,多不曾聽聞。但若提起它的一個兄弟『台灣藜』或者『紅藜』知道的人就多一些了。研究台灣藜營養成分多年的屏東科大教授蔡碧仁指出,Quinoa屬藜科作物,它之所以可貴,在於它的營養成分超高,遠勝一般作物。因此被太空總署引為『維生營養品』。
「不過…」蔡教授話鋒一轉,「我們的台灣藜比較起來,可一點都不遜色呢」。就營養成份來說,蔡教授的研究數據顯示,台灣藜無論在蛋白質、胺基酸、膳食纖維乃至礦物元素的含量與Quinoa相比,不僅毫不相讓,甚至高出許多。譬如蛋白質含量Quinoa為13-15%,而台灣藜則平均為17.7%,Quinoa膳食纖維為5-13%,而台灣藜則達14-20%。至於機能性成分,台灣藜飽含高量的多酚、多醣等,具有極強的保健功能,亦足以傲世,比它的兄弟Quinoa只多不少,只好不差。
台灣藜和它的近親Quinoa,二者似乎都有著相似的身世,它們都是生長所在地原住民的傳統食物,它們都是歷經千百年被食用,但始終默默無聞未成主流,只淪為地區性小規模栽種之作物。所不同的是Quinoa終於受到賞識,飛上枝頭當鳳凰,而台灣藜則猶未被普遍認識,更別提被充分開發,大量運用了。因此,這兩種同屬藜科的作物,目前看來際遇卻大有不同。台灣藜,這樣的好東西,是不是太委屈了呢?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自從Quinoa的營養價值被察知後,玻利維亞大量出口,以滿足暴增的歐美消費需求,固然賺進了外匯,然而因此暴漲的Quinoa價格,卻使得當地百姓吃不起他們自己所生產的這種糧食。這現象讓我們聯想到,自從陸客大量來台後,許多如茶葉、高梁酒等台灣的好產品在需求大增後,變貴了,讓一般消費者必須較以往付出更高的代價。也就是說少部分業者的獲利,其實是建立在多數民眾的付出之上。同樣現象,在將來是否也會發生在台灣藜身上呢?再者,回顧五年前,農委會之所以委託屏科大研究團隊專案研究台灣藜(當時仍稱為紅藜),其目的在藉由擴大開發台灣的一些本土原生作物,以提昇原住民經濟收益。此舉立意良善,理想若能實現,誠原住民之福。五年之後的今天,研究工作,初步告一段落,台灣藜的優異特質,業經證實。而相關產品的開發技術,據負責研發的蔡碧仁教授稱,亦獲致若干突破性成就。只是推廣方面,則有欠東風。因此,時至今日,原住民受惠不大。不過,台灣藜既然天生麗質,終有廣受青睞之日。只是到了那個階段,是否真能如農委會的初衷本願,讓原住民朋友得以分享這顆經濟果實呢?睽諸台灣的農糧生產及食品業的產業現況以及原住民無論在土地條件、財力及技術能力均居劣勢的局面下,實不能無疑,或者,我們的農政部門及經濟部、原民會等部會,都應該就此一問題,預為籌謀,先行作些思考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