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森林系主任陳美惠老師,民國91年提出臺灣的社區林業計畫,93年轉任屏科大教職,成立臺灣首間社區林業研究室,建立專業陪伴團隊由墾丁社頂部落出發,發展臺灣本土的生態旅遊模式,10年深耕,作育莘莘學子,輔導青年創業,扎根地方,榮獲第40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殊榮,並於10月7日獲總統接見。今(10/18)上午由本校戴昌賢校長主持記者會,向大家報告這個好消息。戴昌賢表示,陳美惠老師獲此殊榮,是一條不同的路,顯示耕耘之深,對社區、對青年學子都深具啟發。
陳美惠老師帶領的社區林業研究團隊,在屏東的台24線山區及恆春半島台26線墾丁國家公園區,長年陪伴11個屏東的偏鄉社區。陳老師執行「社頂部落」與「阿禮部落」的成功案例,計畫成果分別於97年及102年,兩度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行動計畫類第1名。此外,社頂部落於104年榮獲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為了鼓勵長期蹲點社區的學生在屏東落地生根,持續陪伴社區維繫發展成果,101年輔導創立「里山生態有限公司」、105年「奧山工作室」,103年里山公司團隊更進一步於恆春老街成立生態旅遊專門店「森社場所」,研發及推廣社區的生態旅遊及特色產品。104年開始推動社會企業,形成點線面串連的屏東生態旅遊圈域。於105年與屏東縣政府合作,培力來自瑪家鄉、三地門鄉、霧台鄉的在地居民,形成經營團隊,以山川琉璃吊橋為起點,串聯原鄉區域發展。提昇琉璃吊橋服務品質,扭轉一般大型觀光建設的操作概念。也讓這群跨年齡跨部落的在地團隊成員,為三鄉整體旅遊發展注入新動能。 陳美惠認為在產官學的合作下,屏科大團隊11年來可歸納7項成果:
1. 研發臺灣生態旅遊推動模式,點線面走向區域發展
2. 長期陪伴屏東台26及台24線生態旅遊社區永續經營
3. 營造屏東的永續觀光產業環境,陪伴青年創業發展根經濟
4. 陪伴霧台鄉阿禮部落莫拉克災後重建,不棄原鄉部落
5. 以生態旅遊為基礎,專業跨域整合,協助社區發展具特色的六級生產
6. 協助屏東縣政府推動山川琉璃吊橋串聯合屏北三原鄉區域發展
7. 協助霧台鄉推動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
研究團隊長期陪伴的社頂部落,在劃設為國家公園範圍後長期與墾管處對立,直至轉型生態旅遊產業,十多年來逐漸成為國際知名生態旅遊地,也是臺灣具代表性的低碳示範社區,與社區永續發展的典範。居民在過程中發展自我認同與價值感,對自己的故鄉更為熟悉,也產生更多情感,找回人與人、人與土地間的連結。因為保育和友善環境的理念逐漸被認同,社區居民無償巡守、維護環境、不為一己私利堅持單一窗口與承載量管制。十年來從無到有,光是解說服務乙項收入,年創千萬營收,同時結合農家物產、社區接駁、餐廳業者、伴手禮等,帶動地方經濟,也為社區培訓近300名通過認證之生態旅遊解說員。讓在地人才的價值被看見,並成為社區保育的第一線執行者。
研究團隊以在台26線陪伴的經驗,在屏東北部的台24線蹲點耕耘。莫拉克災後,位於霧台鄉深山、擁有古老歷史且為魯凱族群重要發源地之一的阿禮部落,面臨遷居平地命運。研究團隊以生態旅遊連結留鄉與遷居族人,自99年起與阿禮部落共同推動原鄉重建事務,建立原鄉部落與永久屋新家園之間的維繫廊道。以「不棄原鄉」為主軸邁出關鍵性的一步,不僅讓原鄉環境得以被持續維護生養,也讓在他鄉重造新家園的族人獲得安定心靈的力量。並以同樣概念協助受災後決定舉村回到原鄉重建的大武部落。莫拉克災後7年至今,以生態旅遊為基礎,進一步結合現代技術與在地農業,建立完整產銷機制、開發紅肉李露及紅肉李醋、復耕小米與紅藜10公頃、開拓林下養雞事業、中草藥生產,為原鄉產業帶來更多機會與產值。差一點因風災消失在歷史洪流的古老部落,成為台24線災後原鄉重建的示範。
陳美惠指出,生態旅遊是從保育和永續的精神出發,保育地方性的自然環境和特色文化,「但必須是有策略性的。只有兼顧保育和經濟,才能說服居民一起來努力。」
戴昌賢表示,面對複雜的社區發展困境,陳美惠老師帶領研究團隊,有理想、有目標,並以具體的策略與做法,一步一腳印實踐,不僅改變許多偏鄉部落發展的命運,也是啟發社會更多人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奮鬥精神,在屏東建立的完整發展經驗和模式分享國內外,研究團隊長期奉獻於生態旅遊及社區組織經營,讓社區部落重生,居民找回自信與尊嚴,青年學子看見未來,成就一頁頁精彩感動地故事。
延伸閱讀
中時電子報:深耕生態旅遊11年 陳美惠獲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
聯合新聞網:推動生態旅遊 她獲傑出農業專家
自由時報:創造千萬營收 陳美惠獲選10大傑出農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