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行政副校長施玟玲教授執行大學社會責任(下稱USR)實踐計畫「馬卡道健康農產業之文化韌性形塑與永續經濟建構」,於屏東農專時期的校友企業家,同時也是校友總會副理事長廖本泉執行長的贊助下,昨日(3月27日)與校內教師及休運系學生,攜手榮華國小舉辦聯合單車百里畢業活動,一路騎至墾丁鵝鑾鼻燈塔,除了挑戰自我體能,更在旅途中深度體驗屏東族群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穿透力,感受原住民族、平埔族群與客家、閩南等文化交織而成的融合景象與多元風貌。
施玟玲副校長表示,屏科大長期致力於USR實踐計畫,透過實地學習讓年輕學子增強體能,也能從騎行單車的過程中感受地方歷史的脈動。屏科大創新運動科技實驗室主持人陳家祥教授團隊、前鐵人三項國家隊教練、現役自由車及鐵人三項選手,帶領小學生一路向前邁進,學童們遇到選手,心情瞬間從緊張轉為興奮,選手不僅陪騎,休息時也分享騎車的技巧與經驗,如何保持騎行節奏、節省體力,上坡時該如何調整呼吸等。隊伍中的國小學童興奮地說:「選手哥哥說要專心看前方,不要一直想著還有多遠,這樣騎起來就沒那麼累了!」
榮華國小李忠屏校長說:「以單車行融合跨領域學習,涵蓋自然科學領域的齒輪變速與力學觀念,文化歷史人文的社會科學,健康與體育領域的交通安全以及實踐健康生活,同時也挑戰自我與淬鍊心志的信念,讓孩子們透過騎單車建立跨領域思維,發展創新能力,替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感謝國立屏東科技大學USR計畫的支持,師長一同陪伴在地小學生路騎,更展現大手攜小手的大學社會責任精神。」
昨日清晨隊伍由屏科大出發,前往榮華國小與師生會合後,5時30分自榮華國小出發,騎乘路線行經內埔、萬巒、潮州、屏東沿海與恆春半島地區,沿途經過多個族群文化重要據點,如南部客家六堆區域、沿山線中排灣族,進入枋寮與枋山後是臺灣歷史上重要的文明界線,直至恆春半島感受跨族群與自然共榮的生存之道。這些地區皆有著不同族群共同生活的歷史印記,藉此活動能重新認識過去可能是片段或零散的歷史知識,進一步理解民族族群與在地環境的深厚連結。車隊抵達墾丁鵝鑾鼻燈塔時,所有參與者高舉雙手歡呼,帶著汗水也流露出興奮且充滿感動與驕傲的笑容,屏科大師生與校友一行人看著孩子們的眼神裡充滿自信,深感動容。
此次活動成功結合體育運動、文化學習與地方探索,未來屏科大將持續推動相關騎旅活動,讓老師、學生、校友能透過騎行單車的共同體驗,實踐團隊協作。團隊成員紛紛感性地表示,百公里單車騎行騎的不只是距離,更是一種精神,隊伍夥伴間的信任、互助與向心力,也打造出更緊密的關係,未來將帶著這份團隊精神,開創更多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