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國際事務處於114年9月22日下午在行政中心三樓第一會議室舉辦「月亮繪說畫」創意月球燈彩繪活動。現場氣氛熱鬧溫馨,吸引來自貝里斯、尼泊爾、印度、泰國、越南、緬甸、印尼、馬來西亞等8國外籍生,以及台灣本地生與教職員齊聚一堂,共享別具特色的文化交流盛會。活動開始藉由介紹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中華傳統中秋故事,帶領大家認識中秋的文化意涵。
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的越南同學武河英(Ha Anh Vo)以簡報分享越南中秋節「Tết Trung Thu」的特色。她指出,越南中秋象徵家庭團聚,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節日,家家戶戶會準備各式燈籠、欣賞舞獅表演,並品嚐以肥肉、瓜子、香腸、檸檬葉等餡料製作的月餅,特有的五角星燈籠更展現越南中秋的獨特文化風貌。
食品系碩士班越南籍杜玄美(Do Huyen My)同學也補充比較台灣與越南的習俗差異:台灣重視闔家團聚與賞月、吃月餅,甚至發展出烤肉文化;越南則以兒童活動為主,燈籠遊行與舞獅表演成為節慶亮點。
參與者們在了解中秋背景故事後,開始發揮創意,各自於純白的月球燈上描繪繽紛圖案與寓意。有同學靈感大發,將蛋黃酥配色融入設計,創作出具濃厚節慶特色的「蛋黃酥燈」。在活動最後的「人氣獎」投票,由熱農系貝里斯籍的頁米拉同學(Marcie Galicia)榮獲第一名,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泰國籍丹雅蓉同學(Thanyaporn Detchang)獲得第二名,食品系碩士班越南籍黎氏娥同學(Le Thi Nga)則榮獲第三名。三位優勝者的作品展現藝術創意,也表達出對中秋的獨特詮釋。
本次活動讓國際學生體驗台灣傳統節慶習俗,也促進跨國交流,透過認識多元文化讓參與者理解各國不同傳統,凸顯出各國在慶祝中秋節雖有形式差異,但皆傳達千里共嬋娟、共同企盼「團圓」的珍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