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照

從科技農業到多元文化 屏科大與邦交國青年共創永續未來

本校於今(114)年10月1日起至10月30日止,承辦教育部與外交部共同推動,並由財團法人國際合作基金會辦理之「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邦交國青年來臺圓夢」重要實施方案—「接待邦交國青年來臺交流實施計畫」。10月1日在本校隆重舉辦開訓典禮,由教育副校長馬上閔教授、行政副校長施玟玲教授、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王仕圖院長、國際學院院長梁茲程院士、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際教育訓練處謝昕蓓管理師、周筱珍專案處理管理師、永續棧團隊成員及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多位教師代表,共同歡迎8位分別來自巴拉圭、史瓦帝尼、貝里斯、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等國的邦交國青年,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豐富學習與文化交流行程。

此次計畫由屏科大永續棧「1.5度糧食生產與消費轉型」負責人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簡赫琳教授及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主任方中宜教授共同籌劃,期待藉由多元課程與實地場域體驗,推動農業專業技能交流,深化臺灣與友邦長遠友誼。

多位嘉賓亦於10月1日開訓典禮致詞時強調,此次交流計畫是臺灣與友邦人才合作的良好機會,更鼓勵參與青年充分享受在屏科大的生活體驗,積極與同學交流、深入瞭解臺灣多元文化。同時也希望學員們能將在臺習得的農業知識、永續發展理念與生活經驗,於日後回到母國加以實踐,成為促進國際合作、推動地方發展及友誼的關鍵橋樑。

交流團隊於典禮結束後,下午前往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冠生技)參訪,由董事長楊青山親自接待,詳細介紹公司創業理念與「循環經濟」願景。楊董事長強調,京冠生技透過農食副產物高值化和創新綠色技術,將原本被視作廢棄物的豆渣、茶渣、綠豆殼等原料轉化為健康飼料、保健品及生活用品,實踐零浪費、永續創新的新產業模式。以減廢(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Recycle)、重新定義(Redefine)及重新設計(Redesign)的5R策略,引領產業從源頭到產品全程再定義,打造臺灣循環經濟新典範。楊董事長更勉勵來自邦交國的青年同學珍惜在臺灣所見所學,並期盼將「零浪費」與「環境永續」的理念帶回母國,學以致用、推動地方創新。現場也特別準備由農業廢棄物再利用製成的香皂,贈予8名外籍學生,象徵友誼及永續理念的交流與傳承。

本年度「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聚焦「永續觀光」、「智慧農業」、「體育外交」及「文化外交」四大主題領域,本校以「智慧農業」為主軸,精心規劃涵蓋熱帶農業學士、碩士與博士課程體驗學習,並安排智慧農業科技展示及生態農業體驗等活動,兼具理論與實務,讓學員深入體驗臺灣在永續農業領域的專業發展。除專業研習與場域考察規劃外,也安排學員參與客家農村及原住民傳統文化體驗,感受臺灣豐富多元文化,以及參與由社團法人大小港邊地方創生協會規劃的漁村食育與地方創生活動,促進邦交國青年更理解和體認地方產業創新及永續社區發展之多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