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等11個政府部會共同主辦的「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日前圓滿落幕,共計吸引國內外超過五萬人次參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主辦的「發明競賽區」中表現亮眼,透過教師研發成果遴選6件專利作品參賽,涵蓋綠色製造、創新生活、生醫檢測及智慧畜牧等領域,最終自近千件專利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金2銀佳績。
金牌作品包括機械工程系黃惟泰教授研發的「研磨機的載台振盪機構」,突破傳統超音波振動輔助磨削系統在體積、能耗與架設上的限制,實驗證實能顯著提升難磨削材磨削效率並降低碳排放,符合綠色製造趨勢;以及研究總中心王采蕎研究員的「具有評估心理壓力的運動訓練偵測系統」,結合多模態壓力判斷、生理感測與影像分析技術,系統可依生心理反應調整訓練節奏,促進個別化運動管理,並對高壓族群與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具高度應用潛力,展現運動科技於智慧照護的新契機。銀牌作品則為動物疫苗所王祥宇教授與研究總中心曾俞靜研究員的「抗氧化培養方法及抗氧化輔助設備」,透過於細胞培養系統中導入抗氧化分子氫,進而降低細胞氧化壓力,提升培養穩定性與生產效率。此技術已於牛流行熱病毒(BEFV)疫苗生產中驗證其效能,可應用於多種病毒及幹細胞培養領域,具有廣泛的產業應用潛力;以及生物機電工程系張仲良教授的「動物管理系統」,可自動量測家禽體重並即時偵測健康異常。系統具備多重監測功能,包含行為活動、聲音與糞便分析,準確率達90%。並結合AIoT環境監控模組,能即時標記異常個體與自動運送,提升體重量測效率80%、節省人工成本60%,實現高效、安全且智慧化的養禽管理。
除競賽成果外,屏科大亦展出多項具永續發展潛力的技術,展現研發實力與創新能量。其中由土木系蔡嘉榮副教授的「鹼激發爐石混凝土」透過使用工業廢料-爐石與廢水玻璃鑄造砂替代傳統水泥原料,顯著降低碳排放與能源消耗,同時保持與傳統砂漿、混凝土相當的性能表現,有助於綠色低碳建材的發展與普及。以及生物機電工程系陳志堅教授帶來「核酸檢測系統及其使用方法」結合濾紙材料與相變化物質實現核酸樣本的自動處理與穩定反應。系統整合樣本前處理、核酸擴增與比色顯色三大功能,30分鐘內即可完成檢測,搭配Wi-Fi無線傳輸與致冷晶片,能即時顯示檢測結果。此展出亦吸引泰國Montfort College師生前來參觀,期望藉此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培育具全球競爭力的生技人才。
屏科大持續致力於技術創新與產學合作,歡迎各界洽詢技術轉移與合作事宜。以上專利技術如有技轉或產學合作需求,皆可聯繫屏科大研究發展處技術移轉中心 08-7703202#6574、cyl6574@mail.npust.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