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More 與 More Less(暨教師節賀詞)

最新一期的評鑑雙月刊(No. 15, September 2008,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焦點追追追」之主題,特別邀請幾位專家學者為文論述是否應將「學生學習成效」納入大學評鑑指標。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長劉維琪博士更特別於卷首為文,闡釋「Less More 的評鑑理念」。文中特別強調以:1.訂定學習目標與能力;2.改進教學方法;3.定期檢核學習成效;4.檢視自我評鑑機制等四大重點來探討學生之學習。異言之,教師教學品質或學生學習成效要提升,每一個教師需要經常檢視自己在課堂上「教什麼」、「如何教」、「學生學習成效如何」與「未達到教學目標時如何改進」。經由此四個自我提問的反複檢驗程序,以確立授課欲明確傳達給學生的實質內容,並進而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效。 今年4月,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哈佛大學前校長德瑞克?柏克(Derek Bok)所著「大學教了沒?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柏克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20餘年,對於美國的大學教育及大學生畢業前是否已具備足夠的專業及通識能力,甚有其針砭之見解。今日的大學教育強調多元學習與課程多樣化,且因為電腦及通訊科技發達,教授可以運用多媒體檔案教學,大學生可以用網路找資料、繳交作業,學習效果看似多元與快捷,但伯克校長反問:大學的教學品質改善了嗎?大學生學到更多嗎?大學生的寫作、外語、閱讀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進步嗎?大學生的道德推理、公民責任感及文化包容度提升了嗎?大學生對全球化社會有足夠的了解嗎?具備與國際人才合作的能力嗎?大學生有足夠的思辨能力,處理複雜的人生問題嗎?這些問題同樣也適用於反思台灣當前高等教育的現況與存在問題,更是每一個從事高等教育的同仁在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神聖使命時所不可或忘的應有省思。 在「大學教了沒?」這本書中,柏克校長引用大量的研究證據,檢視美國大學生在進入社會職場前,是否具備足夠從容應付專業職場及國際社會瞬息萬變的能力,且能進一步「聞一知十」而「觸類旁通」。柏克校長建議大學可以採取具體的措施,以培育學生不只習得專業知識,更具備面對未來人生的智慧。其建議大學生應修習專業課程以外的八門課:1.表達(寫作與口語溝通)能力;2.思辨能力;3.道德推理能力;4.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5.迎接多元化生活的能力;6.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7.廣泛的興趣;8.就業能力。這八門課提供了那些只強調自己專業領域及課程重要性的本位主義學者,在課堂及課程設計上所未曾觸及並能引領大學生深入探討的其他面向。 「Less More 的評鑑理念」一文讓我聯結「大學教了沒?」一書中闡述的大學教育應有的具體目標,同時也讓我思索身為大學教授應有的教學態度與方式。檢視台灣的教育體系,從小學開始,擔任每個學科教學的教師均堅持其課程的重要,以致於「地理變歷史、歷史變小說」時,卻仍能在講堂上口沫橫飛;全球化的時代早已來臨的當頭,卻仍淪於「文言文與白話文」孰優孰劣之激辯。當年在初高中背誦脫節的地理、歷史應付考試,卻不識與自身息息相關的周遭環境與物事,這種類似的景象在大學中亦屢見不鮮。過去,學生被灌輸很多但卻學到很少(Students were taught more, but they learned less)。在「教師節」的前夕,我反覆回想吳功顯前校長多次在各種場合以「既要為經師、更要為人師」殷殷勉勵同仁的用心。為文至此,忽焉我卻以身為大學教授及校長,思索玩味著高等技職教育less more與more less的深層意涵,大學教了沒? 古源光 寫於September 26, 2008 以此文祝賀所有同仁教師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