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於10月1日迎來「青年百億圓夢計畫」智慧農業主題八位邦交國青年,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專業培訓課程。歷經密集學習與實務操作後,結訓典禮於10月30日下午2時在台北花園大酒店隆重舉行,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長陳雪玉、吐瓦魯國駐台大使法莉莉 (H.E. Ambassador Lily Tangisia Faavae)及屏科大永續棧「1.5度糧食生產與消費轉型」負責人簡赫琳教授與熱帶農業與國際合作系系主任方中宜教授皆親臨現場,共同為培訓計畫畫下圓滿句點。
本次課程共有來自巴拉圭、史瓦帝尼、貝里斯、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等國共八位邦交國青年參與。課程內容聚焦「智慧農業技術」、「永續環境保育」及「跨領域創新」三大主軸,涵蓋感測系統應用、數據管理與資源循環利用等實務內容。吐瓦魯國駐台大使法莉莉 (H.E. Ambassador Lily Tangisia Faavae)致詞時,讚揚青年學員在智慧農業與跨文化交流中的優異表現,肯定此次計畫有效提升青年專業能力及國際視野。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長陳雪玉亦強調,臺灣以創新農業科技與多元外交策略,持續深化與邦交國的夥伴關係,擴大全球影響力;貴賓們共同期盼學員將所學智慧農業技術應用於本土農業,推動國家永續發展,成為臺灣與友邦友誼與合作的橋樑,共創互利共榮未來。
在一個月的培訓中,學員不僅深入學習現代農業科技理論,更透過小組專題討論與實作強化團隊協作與問題解決能力,彰顯培訓專業性與實用價值。同時,課程結合多元文化與產業參訪,學員走訪京冠生技,見識生技產業如何將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與永續發展;於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深入體驗族群文化及傳統農耕智慧;參訪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了解智慧水利設施對農業生產的關鍵支援;多處地方特色農場則展示從生產到加工及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凸顯臺灣農業融合科技與文化的多元面貌。
結訓典禮中,聖文森學員代表發表學習成果簡報與紀錄影片,以生動呈現從理論課堂到實地參訪的學習歷程。影片詳實記錄智慧感測系統、數位化農業管理及資源循環利用的實務操作,並呈現京冠生技的生技轉化、原住民文化園區的文化底蘊及農田水利署的智慧灌溉系統,彰顯臺灣智慧農業技術與多元文化的深度融合,反映學員積極交流與創新態度。
本計畫研習不僅為邦交國青年們提升專業技能,更深化對永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認識,激勵他們未來將智慧農業知識帶回母國,推動農業升級,並期盼持續深化與臺灣合作,共同拓展全球永續農業新局。